童年里有那些低成本玩具,你占了几个?

时间:2024-09-16 09:30:53

1.嘎拉哈

这是一种流传在北方城市和农村传统游戏,因使用“嘎啦哈”(猪、羊、牛、狍子等动物膝盖骨)作为道具而得名,用手接抛捡一系列灵活动作捡的的越多越厉害,由于手掌面积有限,羊嘎拉哈又小又精哈最为流行,在当时属于硬通货。

2.铁片

这是在大型国企或工厂子弟中非常流行的一种类似嘎拉哈的玩具,当时工厂管的不严,小孩经常会从厂区带回一些圆铁片,用手抛起手背接住再抛起用手掌收回,期中还演变出“刀、接”不同技术手法,记得能玩出刀刀接的人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

3.火柴皮、火花

所谓“火柴皮”就是指火花,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见的火柴盒上的贴画,也有称之为火柴贴画、火柴画片。这就是最早的卡片(球星卡、动漫卡等),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火柴盒上各种各样的图案让小孩觉得很美,便在有心人的积累中满满流行起来,每逢朋友来家里玩自己能得瑟的拿出一抽屉火柴皮足以赢得大家的羡慕和敬重。

4.烟盒

香烟在哪个年底是奢侈品尤其是高档香烟,本身有着特殊气味,小孩看到大人抽完的烟盒都会要过来先吸下烟草味,再小心翼翼地拨开烟盒压平放在玻璃下或书本里夹好。从烟盒上能学到很多地理知识和广告图画,记得比较出名的烟盒:宇宙牌、红梅、阿诗玛、大前门、熊猫、之后又出现硬壳希尔顿等外烟。

5.拍方宝

来自网络

打宝又称拍方宝、拍元宝,是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游戏。用牛皮纸、旧挂历纸或报纸等材料折成方宝,方宝越厚重、越大,在击打的过程中就越占据优势。

“石头剪刀布”确定先后顺序,输的一人将方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方宝去拍地上的方宝,将地上的方宝拍翻就算赢。若没拍翻,则由对方打。赢家将赢了的方宝收归自己所有。对方继续出一个方宝放在地上,游戏继续,直至一方的方宝输光,或者一方不想继续,游戏结束。

6.沙包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用六块同样大小的布。沿着边一个一个地缝起来留个小口再翻过来,把缝线留在里面,顺着小孔塞入玉米、大米、绿豆甚至是沙子也行,其玩法多样:

丢沙包:两边各站一个人,剩下的人站中间,然后两边的人的要用沙包砸中间的人,中间的人被砸中出局。中间的人也可以接沙包,接住的话就可以救活被之前砸中的队友。

跳房子:地上画格子,先将沙包扔到一号格子上单脚跨过去,完成格子图形返回单腿支撑捡起沙包,逐步升级。

7.木质弹弓

树林里去找那些均匀分叉Y形树枝,木质要硬的。切好剥皮再用砂纸打磨光滑,在分叉的两枝上系牢从自行车废内胎上割下的两条很有弹性的胶皮,条件好的就用卫生所里的橡皮筋,再在橡胶皮的后面系上包石子的包皮,最好是软性真皮,这样就算做成了弹弓。放学路上人手一个弹弓对着麻雀狂射,打中了小火一烤口水滴滴答或者把击落的小鸟送给自己喜欢的女同学,心里那叫一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