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记忆系列:50后父辈的玩具

时间:2024-11-19 10:00:30

父母都是湖南人,祖父辈在四五十年代,从湖南来到广东,生活非常艰难,所以也从没想过什么玩具,都是自制的。在这片文章里,只记录他们的玩具和娱乐,不记录实际的生活和家务,因为实在太繁重。

父亲1954年出生在粤北的小县城,父母是湖南衡南人,四十年代逃难来到这里。小时候家贫,经济非常困难,饭也吃不饱,所以也没什么玩具可言。

父亲青年时代

父亲他们就自制滚铁圈(白话kuaikuai)、啪啪枪(自制,用木头做成枪型,加上铁钉和铁皮,带有火药的啪啪纸放进去,通过单车内胎做成的橡筋上的扣子击发),或者在巷子里和邻居玩玩陀螺之类的。另外还会和别的小孩下象棋。

15岁进厂的父亲(左)

爸爸和二伯从小关系就很好,小时候奶奶就叫他细傻,大傻是二伯,在巷子里催他们吃饭时,大家都能听到,所以有些老街坊也还叫爸爸细傻。兄弟二人很喜欢去河里游泳,抓青蛙,捕鱼等。爷爷只会监管他别在河里游泳,爸爸回家后爷爷就用指甲刮一下他的皮肤,如果有灰就代表刚游泳了,爷爷就会责骂他,后来爸爸游泳后都是玩出一身汗再回家,这样就刮不出来。

父母和工友

小学退学后,他还喜欢去河里或鱼塘小渠里钓鱼捉虾,或去到田地里捉黄鳝、青蛙,又或者去文化宫的球场打球,爸爸还时常去桥下捡玻璃、铜线拿去卖来换钱。

母亲

母亲1955年出生在粤北的小县城,父母50年代从湖南宁乡来到这里。因为外婆体弱多病,妈妈回家后还要和阿姨承担许多家务,如上山砍柴、做饭菜、洗衣服等,妈妈主要负责上山砍柴、买早餐之类外出的家务,阿姨主要负责做饭菜等对内的家务。

母亲(站立右一)和同学们

她们也有做兼职,如阿姨夜晚去把采石场的石头装火车,妈妈和外婆则去敲石头,外公先把大块的石头敲成小块,妈妈她们再把小石块敲成铁路轨道上所需要的大小。

小学时代的母亲和阿姨

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什么玩,去拿河沙用布缝制成沙包玩,或者玩雪条棍。有时候去到储木场那边砍柴时,还会和小朋友玩捉迷藏,在河边有一家造棺材的场子,妈妈还大胆到藏在棺材里,盖上盖子。

15岁刚进厂的母亲(左一)

那时候还很喜欢看书,妈妈晚上经常熬夜等外公外婆睡觉了,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借回来的书,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苦菜花》、《平原枪声》等等。妈妈十几岁时有一次去河里游泳还差点淹死,幸亏有一位男青年把她救了起来,所以游泳似乎也是那个年代必须的娱乐。